8月28日晚間,貝特瑞發布2023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4.23億元,同比增長31.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47億元,同比下降7.6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7.1億元。其中,公司在第二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54億元,環比增長88.92%,經營業績相較一季度出現明顯向好態勢。
半年報顯示,貝特瑞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正極材料及先進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天然石墨負極材料、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硅基負極材料及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等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
負極龍頭地位穩固
負極方面,公司已形成了由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和先進負極材料為主的產品體系。 在天然石墨負極材料領域,公司建立了從石墨礦開采到天然石墨負極材料產成品的完整產業鏈。在人造石墨負極材料領域,公司形成了集原材料、石墨化、碳化、成品加工于一體的產業鏈布局,同時通過工藝革新降低生產成本。在先進負極材料領域,公司是國內最早量產硅基負極材料的企業之一,其中硅碳負極材料已經開發至第五代產品,比容量2,000mAh/g以上,硅氧負極材料已完成多款氧化亞硅產品的技術開發和量產工作,比容量達到1,500mAh/g 以上;公司的鈉電正、負極材料已實現批量出貨并獲得客戶認可,同時公司在燃料電池、固態電池材料等前沿領域均有前瞻性布局。
報告期內,貝特瑞實現負極材料銷量超過17萬噸,對應收入63.27億元。據行業數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貝特瑞負極材料 出貨量國內占比約26%,全球占比約25%。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投產負極材料產能為49.5萬噸/年。
正極首成營收主力
正極方面,公司專注于滿足海內外電池企業的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需求,聚焦于研發生產低鈷、高能量密度11和高性價比優勢的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公司生產的三元正極材料主要是以NCA、NCM811為代表的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性價比高等特征。公司目前已形成了覆蓋華南、華東、華北、中西部地區等境內主要新能源產業集群區域的產能布局,同時積極推進印尼基地建設,完善海外布局。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正極材料銷量超過1.9萬噸,對應收入69.00億元,首次超過了負極材料收入。貝特瑞解釋正極材料的收入和成本大幅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公司正極產能釋放,產品銷量增加所致。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投產正極材料產能為6.3萬噸/年。
貝特瑞表示,2023年上半年,受行業去庫存影響,材料企業增長速度明顯放緩。對于未來市場環境,公司預測2023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保持明顯增長趨勢,并將帶動鋰離子電池負極、正極材料出貨量增長。
研發助力企業產品創新
報告期內,貝特瑞發布了比容量可達350mAh/g和首次充放電效率達90%的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探鈉 350”、比容量可達145mAh/g和壓實密度大于3.4g/cc的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貝鈉-O3B”、燃料電池催化層碳材料“探氫BMC”和新型擴散層碳材料“探氫BGD”等新型材料;開發了高密實天然石墨,長循環硅基產品等。在研發合作上,公司與雅迪科技子公司華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雙方在鈉離子電池硬碳負極材料開展技術合作達成合作協議。
加速布局海外供應鏈
海外布局方面,貝特瑞此前6月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香港貝特瑞與STELLAR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在印尼開發建設“年產8萬噸新能源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據半年報顯示,印尼項目作為公司首個海外生產基地,目前已開始施工,進入土建階段。
此外,今年8月中旬,公司與澳洲公司Evolution簽署合作協議,布局海外天然石墨資源。在天然石墨負極材料領域,貝特瑞早已建立從石墨礦開采到天然石墨負極材料產成品的完整產業鏈,以確保原材料供應穩定,實現降本增效。此次完善海外石墨資源的供應布局,將進一步鞏固公司在天然石墨領域的競爭優勢。
參考來源:《貝特瑞2023年半年度報告》、上海證券報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lbzrq0002.com/news/details1593.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郵箱:libatterychina@163.com
北京:北京市海淀區上地三街9號金隅嘉華大廈C座904
010-62980511
山東:山東省臨沂市魯商中心A12-1503-1
0539-8601323
鋰電中國(libattery.net)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北京貝特互創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1002324號-1
京公安網備11010802035676號
我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