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際格局
縱觀當今固態電池的市場格局,國際方面,在固態電池研發領域,日、美、歐、韓等國家和地區都在積極布局,搶抓產業新風口。日本由于較早進行固態電池產業化規劃布局,目前在全球范圍內處于技術領先地位;中美歐韓緊隨其后,位列第二梯隊。日本不僅在全固態電池專利上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豐田為該領域專利巨頭),而且國家有完整的計劃支持和明確的分工部署。歐美各大車企企圖通過投資Solid Power、Solid Energy Systems、Ionic Materials、Quantum Scape等初創公司以獲得技術儲備,國家層面也十分重視。韓國研究固態電池以企業界為主導,三星、LG和SKI三大電池企業組成聯盟,共同開發固態電池。三星2020年度已對外公布了相關研發成果,并于2022年3月宣布開始建設世界第一條全固態電池生產線,目標在2023年上半年在韓國京畿道水源建成固態電池的試產生產線,下半年完成試產品生產,并進行生產工藝大型化測試,預計2027年度可開始固態電池的商業化。LG集團作為動力電池領先企業,從2015年開始已持續研發,其中對固態電池的專利保有700多項,為僅次于Toyota(1601項)的企業,遙遙領先于其他企業,LG ENERGY SOLUTIONS計劃于2030年量產全固態電池。
2. 國內格局
中國早在十年前已著手布局固態電池產業,多家電池廠商固態電池技術領先,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固態電池研究。從目前固態電池開發企業的出身來看,既有贛鋒鋰業、天齊鋰業等新能源材料供應商,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孚能科技等動力電池生產企業,以及比亞迪、北汽、蔚來等車企,還有衛藍新能源、清陶新能源等專注于固態電池研發的初創型企業。但從現階段市場信息看來,各類企業發布的產品仍以半固態電池為主。
3. 結論
展望未來,結合國內外主流電池廠商的綜合判斷,全固態電池或將于2025年-2030年間產業化,且初期應用場景將以中小型領域為主,比如無人機,消費類電池等領域。
從市場信息看來,當前各類企業發布的產品仍以半固態電池為主,半固態電池制造工藝流程和裝備與目前液態鋰電池的通用程度較高,有望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商業化量產,但由于半固態電池只是一個過渡性技術路線,市場認可度及技術持續性有待驗證。未來固態電池若要實現產業化,降本要求任重道遠。同時,液態鋰電池現有產業鏈將出現重大變化,固態電解質的應用將會取代隔膜及電解液環節,正極行業受到的影響較小,技術與產品迭代仍在繼續。若固態電池得以量產,因中后段工藝不同,相關企業正在探索通過產線改造實現技術兼容。從競爭格局上看,除傳統電池廠商在進行固態電池研發外,還有車企投資及科研人員主導的初創型企業、以及上游材料廠商在介入固態電池領域研發,不排除部分企業通過固態電池領域的研發突破,實現彎道超車,影響全球電池行業競爭格局。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lbzrq0002.com/news/details1779.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郵箱:libatterychina@163.com
北京:北京市海淀區上地三街9號金隅嘉華大廈C座904
010-62980511
山東:山東省臨沂市魯商中心A12-1503-1
0539-8601323
鋰電中國(libattery.net)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北京貝特互創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1002324號-1
京公安網備11010802035676號
我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