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德國薩爾茨基特(Salzgitter)新電池廠破土動工,這是大眾首座歐洲電池工廠。整個投資約20億歐元,計劃在2025年投產,在滿負荷運轉下將能夠生產40GWh的動力電池,供給50萬輛電動汽車。
而在動工儀式上,大眾首次提出了標準工廠的概念,同時也展示了新一代的Unified的電芯定義,隨著中國的技術發展,歐洲電池也在快速調整自己的電芯定義理念,快速從原有的卷繞迭代到新的方式(結合軟包和方殼的特點),而大眾在歐洲6個電池工廠的藍圖,將由新成立的公司PowerCo負責,PowerCo還將負責整個動力電池價值鏈的活動,與合作伙伴一起投資逾200億歐元發展動力電池業務領域,年銷售額將超過200億歐元。
在未來的價值點上,歐洲人會設置原材料碳足跡、電池回收和再利用等等壁壘,在國內占優勢的產業鏈基礎上,別人的彎道超車的方法有些歐洲特色。
在電動汽車高滲透的時代,電池是車企的命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大眾的原話是:大眾的電池運營負責人Sebastian Wolf說,In the case of battery cells, we are nothing more than fast followers at the moment, but if we do things right, we can be among the leaders in a number of years.
▲圖1. 大眾的標準化電池和標準化工廠
Part 1 大眾標準化電芯
和眾多看好國內演進路線的同志們不一樣的事,在使用圓柱、軟包和方殼的選擇之后,核心的比較,在于電芯到車上的使用狀態。隨著重量能量密度失去了補貼硬門檻的意義,往后的發展,就是需要從電芯成本和制造效率,到整車里面空間使用電芯效率。
因此在電池日上,看到的還是大眾選擇了MEB 590的方殼電芯,到了這次出來,我們看到了雙端出的方殼電芯。
▲圖2. 大眾Unified 電芯轉換
下面這個圖更直接,可以看到演變的過程。
▲圖3. 大眾Unified 電芯轉換
具體的規格,在國軒高科環評的數據里面有,尺寸是256*106*24.8
● 256mm是寬度,也就是Tab出來的方向
● 106mm是高度,這和之前帶Tab只算電芯肩高相比強了好多
● 24.8mm是厚度,基本沿用了方殼電池的厚度
在這個設計中,可以看到能量三元版本為425Wh,磷酸鐵鋰的版本為294Wh。對應的能量密度為265Wh/kg和190Wh/kg,體積能量密度分別為630Wh/L和435Wh/L。
設計的充電倍率2C和3C的版本。
▲圖4. 大眾的標準化電芯規格
從設計思路上來看,這個核心邏輯是有一個比例極端的判斷,凡是現在極耳在Z向的電池廠,水平都不算頂流,當然可能排除4680,因為在電化學體系和標準化方面,這里可以做到非常好。
▲圖5. 大眾轉變的底層邏輯
從成本來看,大眾對于這種刀片電池帶來的成本下降是很樂觀的。
▲圖6. 大眾對于產品的判斷
Part 2 電芯制造方面的門檻
從各方面來看,大眾在建設多個電池工廠的核心需要是:
● 強大的團隊:大眾在美國也開設了基地,在全球尋找國際電池行業的頂尖專家,繼續擴大團隊
● 合適的合作伙伴:電池建筑和生產工廠的建設
● 標準化:如果單獨計劃每個工廠花費太長時間,采用標準工廠的概念,同時保持適應性和靈活性。標準設計簡化,加快了規劃和采購,所有工廠的建筑物和設備使用相同的組件(各個國家的審批程序不同)標準工廠的基礎是大眾汽車統一單元,帶來了高規模經濟
▲圖7.大眾的240GWh工廠
從目前來看,首座50GWh的工廠,確實可能和旗下Northvolt或國軒高科合作,前者Northvolt卷繞方殼做得好一些,國軒一開始就是被賦予軟包疊片的路線,后者可能性更高一些。
▲圖8. 首座50GWh的工廠
仔細分析這座電池工廠,有點像是綜合體,是整個大眾在建設電池上人才聚合的地方,不光是制造,而是各方面都有的。
▲圖9. 對待電池大眾是認真的
小結:10%滲透率,每家車企可以買電池;到25%的時候,買電池困難了,價格不受控了,車企再有大的采購需求,反而成為OEM的負擔。等到50%的滲透率和100%的滲透率,車企要做什么?大家可以暢想一下。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lbzrq0002.com/news/details179.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郵箱:libatterychina@163.com
北京:北京市海淀區上地三街9號金隅嘉華大廈C座904
010-62980511
山東:山東省臨沂市魯商中心A12-1503-1
0539-8601323
鋰電中國(libattery.net)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北京貝特互創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1002324號-1
京公安網備11010802035676號
我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