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精品国产欧美乱,烟火围城时(父女npa)大结局,爽┈好舒服┈快┈深┈男男视频,XXXXX性BBBBB欧美熟妇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 > 正文

2023年固態電池十大關鍵詞

中國粉體網蘇簡 2024-01-11 13:51:30

2023年,眾車企、電池公司紛紛布局固態電池,被稱為最難實現商用化的全固態電池,再度引起廣泛關注。




半固態


從電解質的形態來看,動力電池的發展幾乎是沿著液態電池→半固態電池→固態電池的趨勢發展的。與海外企業直接專注于全固態動力電池不同,國內企業以 市場驅動為主,主要布局目前可量產的半固態電池路線。


其中,蔚來汽車創始人、CEO李斌在2023年12月17日測試了蔚來全新150度電池,測試的這塊電池便屬于半固態電池。這塊電池的電芯由衛藍新能源提供,于2023年6月份正式交付給蔚來,然后由蔚來自己進行電池包pack生產。結合此次李斌的實測數據來看,一塊電池可以跑1000公里,循環次數600次,相當于可以累積使用60萬公里,對于普通車主而言,可以使用10-20年,滿足日常使用幾乎沒有問題。


另外,在2023年上海車展上,寧德時代也發布了一款疑似半固態電池的產品——凝聚態電池,該電池采用了高動力仿生凝聚態電解質,而凝聚態與我們日常所說的“果凍狀”類似,介于固、液體之間,這跟聚合物電池和半固態電池的電解質類似。


產業化


固態電池技術發展可以分為五大階段:傳統液態電池——凝膠態電池——半固態電池——準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當下正處于半固態電池發展階段,2023年也被稱為半固態電池產業化元年。


回顧2023年,東風、蔚來、賽力斯等車企已成功實現半固態電池的裝車,甚至已經開始交付。國外大眾、寶馬、豐田、奔馳、日產、福特等知名汽車品牌也規劃在2025年至2030年期間推出搭載全固態電池的動力汽車。終端車企釋放的搭載信號,正在加速固態電池時代的到來。尤其在電池供應端,今年已有多個項目簽約落地。


研發


2023年,日產、豐田、松下都宣布固態電池研發成功以及量產時間節點。


2023年2月,日產宣布全固態電池研發成功,2025年開始試生產,2028年生產一款由固態電池驅動的全新電動汽車。


2023年7月,豐田宣稱將于2027年向市場投放配備“全固態電池”的純電汽車,充電10分鐘,行駛1200公里,續航距離延長至現有EV的2.4倍。


2023年12月,松下也首次公開快充全固態電池,10%充到80%只需3分鐘。


相對于日本固態電池研發成功,國內的機構、企業也在投入大量精力發展固態電池,包括江蘇清陶、北京衛藍、贛鋒鋰業等頭部企業已經走得較深,當然,國內主流還在走半固態的方案,前段時間,蔚來李斌親自測試了裝載于智能純電動車ET7的半固態電池包的千里續航能力。


量產裝車


據衛藍新能源官方微信公眾號,衛藍新能源于2023年6月向蔚來正式交付半固態電池。


據Solid Power公司公告,Solid Power于2023年10月向寶馬交付了A-1固態動力電池。


據上汽集團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汽智己將于2024年裝載清陶能源半固態電池,寶馬公司在公司公告中表示計劃在2025年之前推出基于Solid Power技術的第一輛原型車,廣汽集團在2023年11月廣州國際車展上宣布2026年將實現全固態電池裝車。


合作共贏


2023年5月31日,上汽集團和清陶能源簽署增資擴股協議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決定進一步深化雙方長期、共贏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率先推動2025年實現固態電池技術10萬輛級大規模量產落地,依托全球領先的創新技術,為消費者打造真正安全節能、高性價比的電動車。


2023年10月12日,出光興產和豐田汽車宣布,兩家公司將共同研發全固態電池的量產技術。


長安汽車與贛鋒鋰業于2023年12月22日在浙江寧波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將按照“對等持股、高效運營”的原則,加快推進(半)固態電池研發合資項目及制造產業化項目,并基于下一代汽車動力電池(半)固態電池研發合作。


2023年12月12日,普利特公告稱,控股子公司海四達與衛藍新能源簽署戰略協議,雙方將就固態電解質應用、新電池研發及市場開拓開展合作。


超長循環


隨著固態電池的不斷研發,固態電池的超長循環性能逐漸浮出水面。


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吳凡團隊開發出一款硫化物全固態電池,在0.7mAh/cm2的面容量以及20C的高倍率下,這款硫化物全固態電池能夠實現30000圈的超長循環,在30C高倍率充放電之下則能實現15000圈的長循環。


美國馬里蘭大學團隊研發一種高能量密度的固態鋰硫電池,其具有1542mAhg-1的高初始放電容量(放電電流密度為0.87mAcm-2)和1218mAhg-1的平均放電容量(放電電流密度為1.74mAcm-2),在265個極其穩定的循環中保持80%的容量保留率且循環時長超過300天。


內卷


固態電池技術是新能源汽車的未來,誰先攻克固態電池,率先完成裝車也成為各企業的必爭之地,所以“內卷”開始了。


豐田計劃在2025年左右,將全固態電池投入生產,2030年量產;寶馬承諾在2025年前,推出搭載全固態電池的電動汽車原型,并在2030年前量產;大眾表示,正在積極研發全固態電池技術,預計2025年開始使用;福特則預計,2026年推出搭載固態電池的車型;廣汽埃安實驗室便宣布完成固態電池的界面改性技術試驗驗證,公布了新的技術突破,將于2026年率先在昊鉑上量產搭載;東風日產表示最快到明年,日產全固態電池就會投入工廠試生產,最快到2028年之前,日產全固態電池會全面商業化、量產……


固態電池專利


12月26日,國新辦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會上表示,近5年,我國固態電池全球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20.8%,增速位列全球第一。


成本


固態電池的成本主要是原料成本,占整個成本的75%以上。相對液態鋰電池,固態電池的產業鏈還不夠完善,加之加工工藝復雜,致使材料成本高昂。據悉,固態電池SLIB(石墨負極)總成本最高,達158.8$/kWh,比LIB(石墨負極液態鋰離子電池)高約34%。


騙局


各大車企的豪言壯志不斷,但固態電池的研發過程之艱辛也不是一天兩天,而是二三十年。所以行業內對這些車企的目標能否得到實現表示懷疑。


早在2011年,豐田就表示將在2015年至2020年推出固態電池,其認為固態電池將完全彌補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難題,同時還能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普及速度。然而,時至今日,固態電池依舊未能得以正式應用。


2017年,Fisker發布一項固態鋰電池專利:充電1分鐘,續航800公里。這在當時確是振奮人心的消息。創始人Henrik Fisker當時信心滿滿,預估固態鋰電池2023年量產,價格也會比液態鋰離子電池便宜三分之二。但是,隨后的兩年,公司宣稱的搭載固態電池的跑車遲遲未能下線,公司只能推出液態電池電動車搪塞闖關。2021年,Henrik Fisker無奈承認:他們已徹底放棄固態電池計劃。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lbzrq0002.com/news/details1949.html

1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我有話說: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城县| 屏东县| 湘潭市| 内黄县| 台安县| 九龙城区| 张北县| 永修县| 芜湖市| 绥滨县| 双牌县| 托克托县| 永州市| 阳高县| 双鸭山市| 卢龙县| 林口县| 白山市| 万宁市| 竹溪县| 于都县| 广西| 犍为县| 布拖县| 和政县| 洞头县| 香港| 芜湖县| 班玛县| 怀化市| 绥棱县| 永春县| 新平| 瑞安市| 上林县| 兰州市| 九台市| 阿尔山市| 平南县| 淄博市| 腾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