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江蘇昆侖互聯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懷平基于對我國固態電池研發與產業發展現狀的深刻洞察,提出一系列針對性的建議,力求強化固態電池研發,進一步提升我國在新能源領域的全球競爭力。
劉懷平代表接受采訪時表示,隨著電動汽車市場的持續擴展,鋰離子電池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逐漸面臨瓶頸,而固態電池作為潛在替代技術展現出了更優的性能,并在軍工、低空經濟、機器人、消費電子等高要求領域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固態電池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呈現出蓬勃的生機與巨大的潛力。
關于固態電池核心材料研發方面,劉懷平表示,盡管我國在固態電池的關鍵材料研發上已取得一定進展,多個高校和科研機構在固態電解質、界面設計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但固態電池技術整體仍不成熟。
技術上的不成熟使得固態電池制備的總成本遠超液態電池。劉懷平說道:“固態電解質的制備和成型技術尚未成熟,電解質在生產過程中容易出現裂紋或不均勻性,這不僅影響電池性能,還提高了生產的不合格率,導致成本上升。現有的傳統設備無法滿足固態電池精密制造和大規模生產的需求,尤其是在材料成型、組裝和壓制等環節。更重要的是,固態電池的產業化不僅依賴于核心技術的突破,還需完善的產業鏈支持。目前從原材料到生產、組裝、檢測等環節的協作仍存在不足,影響了整體產業鏈的效率和協同發展。”
而固態電池的高成本、技術成熟度以及生產規模等問題使得其在市場上的廣泛應用面臨障礙,航天設備、無人機、機器人等成本不敏感場景市場需求也未能有效釋放。
“目前,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系統的企業普遍傾向于優先采用現有的成熟技術如液態鋰電池,即使固態電池在理論上更具優勢,短期內也缺乏足夠的市場需求來推動這一技術的快速普及。”劉懷平說。
劉懷平通過多方調研,就支持固態電池核心材料技術研發,提出建議:
1、關鍵材料問題攻克
針對固態電池技術中的關鍵材料問題,如固態電解質、正極和負極材料的離子導電性、穩定性等,劉懷平建議鼓勵新興中小企業加快新興材料的研究,推動科研成果盡快轉化為實際應用,并實現快速產業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支持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頭部企業發揮引領作用,帶頭攻克固態電池核心材料技術難關,提升整體行業的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另一方面鼓勵固態電池企業加大對生產工藝、設備制造和材料研發的投入,推動全產業鏈的技術整合與協同創新。同時,鼓勵融入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提升固態電池制造過程中的精度和效率,進一步促進固態電池產業鏈平臺的建設,為技術的規模化應用奠定基礎。
劉懷平還建議鼓勵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術服務商等多方建立技術聯盟,通過跨界合作,整合各方資源,集中攻關固態電池生產設備、自動化技術以及關鍵材料的技術難題。
2、標準體系建設
劉懷平表示要建立統一的固態電池技術標準體系,涵蓋生產工藝、設備要求、性能測試等關鍵環節,確保技術和生產流程的標準化,推動信息共享和各環節的高效協作。
3、政策方面
劉懷平建議出臺專門的扶持政策,提供研發資金支持、稅收優惠等,鼓勵創新企業和科研院所加快固態電池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進程。同時,鼓勵金融機構為固態電池企業提供定制化的融資產品和服務,支持企業加大對核心技術、設備及綠色低碳技術的投資。此外,地方政府也應發揮積極作用,通過地方政策和資金支持,促進固態電池產業的地方性布局和發展。
參考來源:
華夏時報、昆侖新能、網絡公開信息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lbzrq0002.com/news/details2583.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郵箱:libatterychina@163.com
北京:北京市海淀區上地三街9號金隅嘉華大廈C座904
010-62980511
山東:山東省臨沂市魯商中心A12-1503-1
0539-8601323
鋰電中國(libattery.net)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北京貝特互創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1002324號-1
京公安網備11010802035676號
我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