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極材料戰局或生變。
9月2日晚,中科電氣官宣與比亞迪“結盟”,雙方子公司計劃投資10億元,設立合資公司建設10萬噸鋰離子負極材料項目,并優先向重慶弗迪及其關聯方供應。重慶弗迪為比亞迪全資子公司。
來源:公司公告
中科電氣這一操作似曾相識。早在今年2月,中科電氣宣布擬與寧德時代合資投建“年產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該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優先保障寧德時代的石墨化負極產品供應。
業內人士表示,近兩年電池產業鏈受原材料價格上漲、供應緊張等影響較大,產業鏈上下游公司通過成立合資公司等方式“結盟”捆綁,并提前鎖定供應及成本,已成為行業常態。
牽手比亞迪
中科電氣披露公告顯示,全資子公司中科星城科技與重慶弗迪簽署合資經營協議,雙方擬確定戰略合作關系,并合作設立合資公司。
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10億元,其中,中科星城科技或其控股子公司認繳6.5億元,重慶弗迪或其控股子公司認繳3.5億元。該合資公司將專注于負極材料制造,并優先向重慶弗迪及其關聯方供應。
公告還披露了該項目的具體建設與投產規劃。該合資公司將建設10萬噸鋰離子負極材料項目。第一期5萬噸爭取12個月內即2023年8月完成投產,最晚不晚于2023年11月投產,并于投產后3個月內達產。第二期5萬噸于第一期5萬噸項目投產后9個月內投產,并于投產后3個月內達產。
根據雙方簽署的合資經營協議,合資公司應優先保障重慶弗迪及其關聯方的負極產品需求;如有剩余的,在取得重慶弗迪同意后,合資公司可以將該部分產能以收取代加工費用模式為中科星城其他客戶的產品進行加工后對外實現銷售,該部分加工不得影響合資公司對重慶弗迪的供貨。
從行業目前情況看,生產1GWh鋰電池大約需要1250噸負極材料。以此計算,10萬噸負極材料大約可以制造出80GWh鋰電池。而比亞迪披露的8月產銷快報顯示,公司2022年前8個月累計裝機總量約為48.88GWh。
捆綁寧德時代
隨著新能源行業持續發展,電池需求猛增,也帶動負極材料出貨量大幅增長。根據GGII數據,國內負極材料出貨量從2016年的11.8萬噸增長到2020年的37萬噸,年復合增速為33%。
站在風口上的中科電氣近年來也馬不停蹄,持續擴大產能、拓展“朋友圈”,加碼負極材料業務。
早在今年2月,中科電氣就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寧德時代簽訂了關于貴安新區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之增資協議。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貴安新區中科星城擬投資年產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
增資完成后,貴安新區中科星城將由中科星城控股和寧德時代或其全資子公司分別持股65%和35%。在雙方共同投資貴安新區中科星城且公司負極擴產項目建成投產后,寧德時代就其該等負極擴產項目產能享有優先采購權。
在更早的去年10月,中科電氣公告擬與億緯鋰能合作設立合資公司。該合資公司將專注于負極材料制造,并優先向億緯鋰能及其關聯方供應。合資公司相關項目計劃投資總額為25億元,負極材料年產能10萬噸。
信達證券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武浩認為,中科電氣負極產能持續攀升,迎來大擴張時代,新增投資建設項目完成后,有望躋身第一梯隊。
從行業格局看,國內負極材料行業傳統的一線梯隊主要有三家,分別為貝特瑞、璞泰來和杉杉股份。二線梯隊主要有凱金能源、中科電氣、尚太科技和翔豐華,呈現出“三大四小”的格局。根據華經情報網統計,2021年國內“三大”負極材料廠商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為56%,“四小”負極材料廠商市場占有率為39%,七家廠商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武浩表示,截至2021年9月末,中科電氣已有負極材料產能6.2萬噸/年,隨著新項目的逐步投產,公司的負極產能將在2022-2023年迎來高增長。新增投資建設項目完成后,公司將具備34-35萬噸/年的負極材料產能,有望躋身第一梯隊。
從業績上看,中科電氣半年報顯示,公司2022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0.33億元,同比增長147.1%;實現歸母凈利潤2.63億元,同比增長64.91%。
截至9月3日,中科電氣收報26.16元/股,市值達189億元。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lbzrq0002.com/news/details314.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郵箱:libatterychina@163.com
北京:北京市海淀區上地三街9號金隅嘉華大廈C座904
010-62980511
山東:山東省臨沂市魯商中心A12-1503-1
0539-8601323
鋰電中國(libattery.net)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北京貝特互創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1002324號-1
京公安網備11010802035676號
我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