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上來說,儲能比風光等新能源走過了一條更難的路?!被仡檭δ苄袠I過去十年的發展,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主任委員陳海生感慨,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儲能行業的發展充分說明,儲能具有強勁的需求和頑強的生命力。
經歷數十載耕耘,隨著2020年雙碳戰略的提出,儲能產業進入從產業化初期向規?;l展的過渡階段,規??焖僭鲩L,逐步形成了較為穩定的商業模式。陳海生告訴貝殼財經記者,未來新能源加儲能替代化石能源成為主體能源,已成為行業共識,但須解決技術問題與成本問題,從而實現提供可控、穩定的新能源。
新型儲能有望2030年前后實現全面市場化
貝殼財經:回顧近十年儲能行業的發展,有哪些重要的時間節點對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
陳海生:首先,是2014年我國提出的能源革命,可以說是為整體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儲能產業因而逐步得到社會各界重視,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
然后是2017年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就行業發展出臺的首個國家級的綱領性文件,明確了儲能在整個國家能源體系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和發展路線。
接下來,是2020年雙碳戰略和雙碳目標的提出,以及后續提出我國要建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這些都為新能源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也對儲能的需求給出了“定心丸”。在此基礎上,國家發改委與國家能源局先后出臺了《“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等關于儲能的文件,為進一步落實國家雙碳戰略,促進儲能發展,提出了明確的目標、方向和舉措。
這十年行業發展的特點,一是儲能技術研究不斷活躍,各類儲能技術快速發展,二是市場需求快速增長,三是儲能尤其是新型儲能規模增長迅速,四是儲能政策逐步改善,五是資本市場日漸活躍,主要反映在最近兩年二級市場熱度逐步提高。
貝殼財經:我國新型儲能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如何?
陳海生:我國新型儲能增長速度非??臁8鶕﨏NESA全球儲能項目庫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底全球電力儲能市場累計裝機規模中,抽水蓄能占比約為86%,新型儲能占比為12%;中國市場增量中新型儲能增長很快,累計裝機規模達到5729.7MW,同比增長75%。
基于雙碳目標的儲能市場規模巨大,而隨著新型儲能性能與成本持續獲得改善,加以政策支持,新型儲能的發展前景是非常確定的。預計2025年將進入規?;l展且商業化逐步成熟的階段,2030年左右實現全面市場化。
儲能要實現大規模發展,須解決技術與成本問題
貝殼財經:作為能源系統轉型中的重要力量,儲能產業發展有哪些亟待解決的難點與痛點?
陳海生:我們提出雙碳目標,提出能源革命,可再生能源將逐步替代化石能源成為主體能源,將是天下大勢、歷史潮流。儲能要實現大規模發展,必須解決技術與成本問題。儲能技術上的主要難點,是要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逐步篩選出能夠滿足電網高安全性、大規模、長壽命、低成本、高效率等需求的主流技術。針對不同需求,適用技術也不同,有可能多個主流技術并存。同時,新型儲能的單位成本需要降低,至少要和抽水蓄能相當。整體上,新能源加儲能,要能夠提供化石能源所能提供的性能相同的可控能源,發電價格還要不高于化石能源的價格。
儲能價格機制還要進一步完善。前期國家政策對于儲能發展是很支持的,但還需具體實施細則。各地也陸續出臺了一些地方性支持政策,但仍然是區域性的、短期的,不系統的。全國性的儲能價格機制還未形成共識,明確的、系統的、穩定的價格機制仍然缺失。
最后,在儲能技術示范和商業應用過程中,要盡快形成標準規范,保護技術創新,規范行業高質量發展。
價格形成機制亟須明確
貝殼財經:今年6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用的通知》,針對當前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的痛點堵點,提出了具體措施。你認為應該怎么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
陳海生:從政策層面,最重要的是盡快出臺儲能價格的實施細則。目前電網側抽水蓄能的價格機制通過2021年國家發改委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完善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得到了明確——以競爭性方式形成電量電價,發揮現貨市場在電量電價形成中的作用,現貨市場尚未運行情況下引入競爭機制形成電量電價,合理確定服務多省區的抽水蓄能電站電量電價執行方式。對于新型儲能,價格機制的方向是明確的,但尚需明確實施細則。
針對發電側,我們需要建立反映儲能價值的電價機制,對電的“品質”進行評估,配備儲能和未配備儲能的發電價格應該是不同的,也即可控的可再生能源與不可控的可再生能源要在價格上形成差異,這樣才能體現儲能的價值。
針對用戶側,通過拉大峰谷差電價、拉大電力中長期市場與現貨市場上下限價格等措施,可增強用戶側加裝儲能的經濟性,促進用戶側儲能的發展。
貝殼財經:有意見認為,經濟性已成為制約儲能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儲能產業如要大規模發展,有望采取哪些方式降低成本?
陳海生:整體來看,儲能成本已處于產業化的拐點。過去十年間,新型儲能的價格下降速度較快,平均每年單位成本下降10%至15%。目前,新型儲能的成本總體還在下降的過程中,要對儲能的經濟性有信心。當然這條下降的曲線不可能無限期持續下去,當價格發展主要由生產要素決定時,價格下降的趨勢將放緩,并逐步趨于基本穩定。關于如何降低成本,我想主要還是依賴技術創新與規?;a,以及保持一個穩定的產業鏈體系,比如鋰和釩的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曾對行業發展造成較大影響,我們需要未雨綢繆,提前規劃穩定的產業鏈體系。
同題問答
●過去十年您所在行業最大的變化,您有哪些驕傲或難忘的事情?
陳海生:總體上來說,儲能比風光等新能源走過了一條更難的路,光伏與風電在產業發展初期,國家都曾給予政策性補貼。而回顧儲能十年的發展歷程,則主要是靠需求驅動與自身發展。當然,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儲能能夠形成這么大的市場,獲得這么快的增長,也從側面說明了儲能的需求是真需求,這個產業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與良好的發展前景。
●當前行業發展現狀如何,下一階段的發展趨勢?
陳海生:2020年之后,儲能產業進入從產業化初期向規?;l展的過渡階段,隨著國家雙碳政策提出,儲能規模獲得了快速增長,且逐步形成了較為穩定的商業模式,部分儲能技術完成了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過渡,儲能在發電側、電網側、用戶側應用也逐步展開。預計到2025年左右,儲能行業將形成商業化、規模化發展的局面。
●對未來十年或更長時期的展望,怎樣進一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陳海生:我國提出雙碳目標和能源革命,可再生能源將逐步替代化石能源成為主體能源,是歷史發展的潮流。新能源+儲能替代化石能源成為主體能源,已成為行業共識,但必須能夠提供穩定、可控的能源,同時解決成本問題。
展望2030年和2060年,儲能一定會在自身不斷進步的基礎上,獲得高速和高質量發展,從而支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發展,并為建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做出貢獻。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lbzrq0002.com/news/details470.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郵箱:libatterychina@163.com
北京:北京市海淀區上地三街9號金隅嘉華大廈C座904
010-62980511
山東:山東省臨沂市魯商中心A12-1503-1
0539-8601323
鋰電中國(libattery.net)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北京貝特互創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1002324號-1
京公安網備11010802035676號
我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