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不對等的壓力下,降成本、提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成為負極企業共識。
“警惕產能過剩”是今年以來市場釋放給負極企業的訊號。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預計,2022全年負極材料出貨量有望超120萬噸。市場規模擴大,新玩家不斷入局,但市場集中度逐年攀升,GGII數據顯示,2022H1中國負極材料行業CR3(concentration rate集中度)為55%,CR6為82%。對比2021年,CR3大幅上升。
價格上,盡管仍有小幅上漲的趨勢,但這是源于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漲和部分電價優惠取消。反觀供應端,據高工鋰電不完全統計,2022年上半年,負極材料投擴產項目29個,涉及規模400.6萬噸,金額達885.1億元。供需不對等的壓力下,降成本、提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成為負極企業共識。
降本提質迫在眉睫,面對這道關卡,負極企業該如何破局?2022年10月10--11日,2022高工鋰電材料大會在成都召開。在【紐恩泰】冠名的“大產線 大裝備 大升級”專場上,欣源股份總經理助理薄文杰分享了“負極欣欣向榮,一體化構建欣源護城河”主題演講。
石墨化影響負極質量核心指標
石墨化是負極材料的核心工序,是將熱力學不穩定的碳原子向石墨晶體結構有序轉化的過程。
在應用上,這道工序影響負極材料的克容量、首效、壓實密度、比表面積、一致性以及顆粒形狀,進而影響電池性能。
薄文杰說:“負極材料做得好不好,石墨化見真章。”例如影響鋰離子可逆脫嵌的比表面積,在石墨化的降溫過程中,若降溫速度過快,則會導致材料表面氧化,比表面積增加。包括比表面積在內,克容量、首效、壓實密度、一致性皆為電芯廠的重點關注指標,這些指標情況皆與石墨化息息相關。他強調,原料端的選擇能決定產品各項指標的上限,產品的下限則由石墨化的加工過程決定。
連續石墨化加工未來可期
石墨化加工方式主要有四種,艾奇遜爐、廂式爐、連續石墨化以及委外代工;按照加熱方法不同,石墨化主要有間歇式和連續式兩種生產工藝。其中,艾奇遜爐為目前主流的加工方式,屬間歇式加工。目前,該方式是可量產的加工方式中能盡可能地兼顧產品穩定性、產量以及降低加工能耗。GGII預計,未來3-5年,艾奇遜爐工藝仍將是負極石墨化主流工藝。
另一種間歇式加工為廂式爐加工,該方式盡管因爐內空間使用效率高,在降能耗上有更加優異的表現,但在出品質量不如艾奇遜爐出品穩定。
區別于以上的間歇式工藝,連續式石墨化加工則在能耗、質量甚至產能上都有不俗的表現,但該工藝需實現連續石墨化升溫至2800攝氏度以上,且生產過程密閉雜質氣化易使爐內壓力過高,量產工藝仍需突破。薄文杰指出,因連續石墨化降本提質的表現優異,盡管目前難以批量使用,連續石墨化仍是各大負極廠商未來的發展方向。
負極一體化布局穩固護城河
今年以來,我國各省市出臺了有關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的雙控政策,包括內蒙古在內等石墨化產能集中省份能耗管控力度加大,企業愈發重視謀求高自供率以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加快了一體化布局的腳步。
在會上,薄文杰表示,欣源股份在建項目已配套石墨化全產業鏈生產線,且在今年3月,公司拿到10萬/年負極一體化能評,預計2023年產能可達12噸/年。
值得一提的是,欣源股份預計在年后投入使用上游原料生焦預碳化,完善一體化鏈路,進一步實現降本。
目前,欣源股份在快充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及電動工具和無人機三大應用領域皆有布局,對應負極材料具有快充、長循環及高倍率的特點。同時,公司在硅基負極的研發持續推進,預計在2023年中后期實現量產。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lbzrq0002.com/news/details473.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郵箱:libatterychina@163.com
北京:北京市海淀區上地三街9號金隅嘉華大廈C座904
010-62980511
山東:山東省臨沂市魯商中心A12-1503-1
0539-8601323
鋰電中國(libattery.net)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北京貝特互創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1002324號-1
京公安網備11010802035676號
我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