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廣東國立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國立科技)與樂昌市產業園簽約,計劃投資約30億元,分三期建設完成干法電極固態電池產業項目。
據悉,該項目規劃產能10GW,預計產值120億元,帶動當地勞動力就業超過300人,同時快速實現固態電池規模化生產,致力打造成為國內固態電池生產知名品牌。
國立科技控股成立于2011年3月,經營范圍包含新材料技術研發,新材料技術推廣服務,電池零配件生產,電池零配件銷售等。
干法電極技術與固態電池
干法電極技術是指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將粉末狀的活性材料、導電劑和少量或無粘結劑混合并成型為自支撐或非自支撐的薄膜,作為鋰離子電池的正極、負極或固態電解質。
傳統的濕法電極制備技術除了電極活性材料、導電劑和粘合劑還需加入大量溶劑,因此還需使用較高溫度對其進行長時間干燥處理,將溶劑從電極中去除。這意味濕法電極技術工序更長,而且有額外的生產成本,而采用干法成膜工藝可以生產出總成本更低的電芯單體。然而干法電極連續成膜技術對于活性電極膜的強度要求較高,該技術屬于市場熱點需求領域。由于其本身是利用納米工藝在微觀尺度將電極活性材料與導電粘結劑共筑成納米導電纖維網絡,因此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如強度和韌性,優異的導電性能,以及更好的可靠性穩定性。
固態電池量產的技術難點主要集中在電池極片與電解質膜的制備以及電池的致密化。受不同材料電化學特性和物理特性的影響,不同工藝會對固體電解質膜的厚度和離子電導率產生極大影響。傳統電極和電解質膜的制備方法脫胎于濕法工藝,存在電解質材料分散不勻、電解質膜量產一致性差、電芯壓制形變大等諸多難以突破的瓶頸,無法滿足固態電池的量產需求。
干法電極技術拋棄傳統液態溶劑,與固態電池設計理念類似。在干法電極技術的賦能下,固態電池的極片制造過程可以實現完全干燥,消除了濕法工藝烘干后,溶劑分子的殘留問題。利用粘接劑的原纖化作用制造固體電解質膜,還能提升固態電池性能。
國內干法電極企業動態
2023年,清研納科推出國內首臺套“粉體成膜復合一體化裝備”,實現電極膜成型以及電極膜與集流體復合的一體化,將干法電極技術從“理想照進現實”,率先開啟干法電極產業化進程。2024年,清研納科再度推出了重磅產品“粉體成膜雙面復合一體化裝備”,該智能裝備將助推干法電極進入小規模化量產階段,生產速度將達到50m/min,單臺設備的年產能為0.5Gwh。
2024年8月,道金智能攜手德國MIXACO打造干法電極混合測試實驗室,適用于制備硫化物全固態電池。由于不會使用與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發生反應的溶劑,因此干法工藝有助于更好地制備硫化物固態電解質膜并保持其高離子電導率。
2024年11月,先導智能為韓國頭部電池企業客戶定制的固態干法電極涂布設備已順利發貨至客戶現場,獲得客戶高度認可。這款設備不僅具有連續成膜,雙面同時復合,生產效率高等特點,同時配備了先導行業獨創的均溫系統,具有高剛性,高溫度均勻性的優勢。
2024年11月,曼恩斯特表示,公司2020年即啟動干法技術立項研究,現已初步完成干法前段整線的成膜技術布局,涵蓋配料混合、粘結劑原纖化、造粒、成膜、集流體復合等全套前端工藝。公司有10年以上的工業應用積累,在膜層制備機理研究方面較有底蘊,可針對客戶需求提供濕法+干法定制化解決方案。
但就目前來看,干法電極技術還不具備商業化能力,若要實現干法電極技術的商業化,需要在技術創新與研發、規模化生產、市場需求以及質量與安全等方面進行攻克,共同推動干法電極技術的商業化進程。
參考來源:
樂昌市融媒體中心、道金智能、先導智能、清研納科、企查查、網絡公開信息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lbzrq0002.com/news/details2532.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郵箱:libatterychina@163.com
北京:北京市海淀區上地三街9號金隅嘉華大廈C座904
010-62980511
山東:山東省臨沂市魯商中心A12-1503-1
0539-8601323
鋰電中國(libattery.net)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北京貝特互創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1002324號-1
京公安網備11010802035676號
我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