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LG化學宣布將于3月5日至7日亮相在首爾COEX會議中心舉行的韓國首爾電池儲能展覽會(InterBattery 2025),對外展示在韓國首次實現量產的“無前驅體正極材料(LPF:LG Precursor Free)”。LG化學計劃將于今年上半年開始量產LPF正極材料。
圖源:LG化學
據了解,LG化學的LPF正極材料不需要單獨制造前驅體,而是將定制設計的金屬直接燒制形成正極材料,采用該方式生產的正極材料不僅可以改善低溫功率等性能,還能夠大幅減少開發新前驅體所需的時間成本。
前驅體作為正極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品質高低決定了正極材料的物化性能,間接影響著動力電池的安全性。但前驅體占據正極制造成本的40-60%,此外,前驅體含有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所以在制造過程中會排放溫室氣體,而且比其他電池材料消耗更多的電力。所以,如果能跳過前驅體制備正極的步驟,正極材料生產將會更加環保。
LG化學開發無前驅體正極材料始于2023年8月,當時韓媒報道LG化學組建了研究團隊,應客戶要求開始開發“無前體正極材料”新技術。
此前,LG采用共沉淀濕法工藝,將硫酸鎳、硫酸鈷、硫酸錳配置成一定摩爾濃度的混合鹽溶液,加入氫氧化鈉配置成一定摩爾濃度的堿溶液,使用氨水作為絡合劑,再加入惰性氣體氮氣,避免金屬離子鎳和錳被氧化。再經過過濾除雜、攪拌、洗滌、干燥,完成三元前驅體制備。
2024年2月,LG與容百科技簽署了聯合研究與開發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圍繞磷酸錳鐵鋰、無前驅體正極材料和中鎳高電壓等材料領域,在技術開發、生產制造、產品銷售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LG化學在此前的行業活動中也透露了其無前驅體正極材料的開發。
圖源:SNE Research
根據SNE Research的報告,無前驅體法的正極制造工藝在多個方面展現出顯著優勢。
采用無前驅體法的正極制造工藝原理如下圖所示,Ni-原料、Mn-原料、Co-原料(金屬氧化物或金屬氫氧化物),同時加入鋰原料和待摻雜原料,溶解+分散+干燥。因為減少了中間前驅體工藝,從原料到正極材料的成品率大于70%,較傳統工藝大大改善。
圖源:SNE Research
成本方面,新工藝原材料總成本~192.8元/kg,較傳統前驅體工藝的215.7元/kg大幅降低22.9元/kg,降幅達10.62%,單位利潤從14.3元/kg大幅增長至37.2元/kg;性能方面,基于無前驅體工藝開發的部分正極材料NCM523/622/811/83、5V LNMO、Co-free,其性能表現與傳統前驅體工藝相近。
參考來源:LG化學、SNE Research、粉體網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lbzrq0002.com/news/details2580.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郵箱:libatterychina@163.com
北京:北京市海淀區上地三街9號金隅嘉華大廈C座904
010-62980511
山東:山東省臨沂市魯商中心A12-1503-1
0539-8601323
鋰電中國(libattery.net)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北京貝特互創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1002324號-1
京公安網備11010802035676號
我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