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國新辦就“加快建設能源強國 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介紹,國家能源局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決策部署,狠抓“十四五”能源規劃和能源領域碳達峰方案的落地實施,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具體是:
一是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去年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增加了約1.3億千瓦,去年10月超過了10億千瓦大關。今年上半年新增裝機又超過5000萬千瓦,5月份進一步突破了10億千瓦,預計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將達到18%左右。另外,今年以來,還核準開工了6臺核電機組。
二是積極推動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大力實施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暖改造。2021年,已經完成改造2.4億千瓦,今年將繼續改造2.2億千瓦,為“十四五”累計改造6億千瓦的目標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三是加強終端用能的清潔替代。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提前完成了規劃目標,清潔取暖面積達到了156億平方米,清潔取暖率達到73.6%,累計替代散煤超過1.5億噸,對降低PM2.5的濃度、改善空氣質量的貢獻率超過1/3。我想,大家生活在北京,應該感受得到這些年空氣質量的改變。我國加快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的建設,截至今年6月份,我國已累計建成392萬臺,形成全球最大規模的充電基礎設施。2025年將滿足超過20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在去年全球能源供應緊張、歐洲多國重啟煤電的形勢下,我國非化石能源發展保持力度不減,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了0.7個百分點,就是從15.9%提高到16.6%,保持了十八大以來的年平均增速,從現在到2030年,預計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將按平均每年1個百分點的速度持續增長,我國有能力也有信心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的目標。
章建華表示,為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實現一個長久的能源安全可靠供應,我國能源發展的總體思路是在保證能源安全的前提條件下,持續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我國能源發展的趨勢是化石能源消費總量要逐步減少,風電、光伏為增長最快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新增供應量中占較大的比重。風電、光伏是能源綠色轉型、低碳轉型的一個重要的主力能源,但是它波動性大、不能連續穩定出力,為了保障能源安全的供應,能源發展改革還是著重要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要統籌好發展與安全。穩增長與調結構,立足于我國能源基本國情,處理好發展與減排、整體與局部、短期與中長期的關系。今后,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能源需求總量還將持續增長,所以在“雙碳”目標的約束下,要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推動構建新型的電力系統,統籌好非化石能源特別是新能源與化石能源之間的互補和優化組合。能源消費總量中越來越多要來自于非化石能源,在能源可靠供應方面,化石能源要發揮基礎性調節作用。
二是要深入推進能源體制改革。要健全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市場機制,建立全國統一的電力市場體系,推進適應能源結構轉型的電力市場建設,深入推進能源領域“放管服”改革,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實現化石能源消費總量持續減少的同時,要保持能源安全供應能力不下降。可再生能源成本快速下降的同時,其綠色價值還要得到充分體現,有效發揮不同品種能源的保障作用,促使其更大范圍內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高耗能產業向清潔能源豐富的地域聚集,引導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三是要加強能源法治建設。繼續將法治政府的建設擺在一個突出的位置,健全能源領域法律法規體系,加快推進能源法的立法,電力法、煤炭法和石油儲備條例等的制修訂。通過系統的立法、執法、普法和監督工作,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把能源領域的各項管理工作全面納入法治化的軌道,為建設能源強國構建堅實的法治保障。
此外,在新型儲能方面,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何洋介紹,新型儲能的市場應用規模在穩步擴大,對能源轉型的支撐作用在初步顯現。
新型儲能目前的進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現在新型儲能的技術水平和裝機規模在穩步的提升。新型儲能技術現在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延長壽命以及提高安全性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現在關于新型儲能的技術標準體系也已初步建立,鋰離子電池和液流電池以及壓縮空氣等多種新型儲能技術路線的產業化的進程都在顯著提速。到去年年底,全國新型儲能的裝機規模已超過了400萬千瓦,雖然相對于我國總體的電力裝機來說數量很小,但是它的增長速度很快。
二是新型儲能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在不斷拓展。現在在新能源加儲能,就是風電、光伏加儲能配置,還有剛才介紹的沙漠、戈壁、荒漠基地電源的配置方面,風電、光伏、煤電加儲能,這也是一種配置模式,以及現在還存在著大量的“互聯網+儲能”“分布式智能電網+儲能”等,多元化的應用場景在不斷地涌現。
三是新型儲能的政策體系和市場機制初步建立。國家能源局會同國家發改委印發了一系列的文件,在新型儲能的創新規劃、應用項目管理、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行方面都制定了初步的政策機制。
下一步,在推動新型儲能發展方面還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繼續推動新型儲能的試點和示范。通過試點示范,來帶動新型儲能的技術、商業模式和體制機制的創新。
二是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會同有關部門一塊研究新型儲能成本的疏導機制,建立新型儲能的成本疏導機制可以推動新型儲能的商業化應用和發展。
三是指導各地做好新型儲能的專項規劃研究,指導各地因地制宜、多元化發展儲能。
四是利用好新型儲能的大數據平臺,利用這個平臺加強信息的交流和經驗分享,促進整個新型儲能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lbzrq0002.com/news/details295.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郵箱:libatterychina@163.com
北京:北京市海淀區上地三街9號金隅嘉華大廈C座904
010-62980511
山東:山東省臨沂市魯商中心A12-1503-1
0539-8601323
鋰電中國(libattery.net)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北京貝特互創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1002324號-1
京公安網備11010802035676號
我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