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簡介
西南科技大學李勁超特聘副教授、張亞萍教授團隊在《Chemistry Select》期刊發表名為“Lotus Root-Derived Porous Carbon as an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的論文,研究提出使用廉價且廣泛可用的蓮藕(LR)作為原料,通過簡單的活化碳化方法制備分級多孔生物質衍生碳材料(包括LRK-6、LRK-7和LRK-8)。制備的材料具有三維蜂窩結構。
詳細研究了碳化溫度對材料結構、形貌和電化學性能的影響。由于其高比表面積(831.017m2g-1),適當的微孔含量(0.217cm3g-1)和最高的中孔容量(0.325cm3g-1)以及合適的N和O原子摻雜,優化后的LRK-7材料在0.1Ag-1循環100次后的可逆比容量為725.25mAhg-1和在0.3Ag-1下223個循環后614.60mAhg-1。此外,LRK-7材料還表現出高倍率性能,在9.0Ag-1時的容量為153.5mAhg-1。結果證實,LRK-7作為潛在負極材料在LIB中的應用前景廣闊。
圖文導讀
圖1、(a)XRD圖案和(b)LRK-6、LRK-7和LRK-8材料的拉曼光譜。
圖2、(a)LRK-6、(b)LRK-7和(c)LRK-8的SEM圖像;(df)LRK-7的TEM圖像;(gi)LRK-7的C、N和O的相應EDS映射。
圖3、(a)LRK-6、(b)LRK-8和(c)LRK-7的前三個放電/充電電壓與比容量曲線;(d)LRK-7前三個循環在0.1mVs-1時的CV曲線。
圖4、LRK-7電極中Li+的電荷存儲機理
圖5、(a)LRK-6、LRK-7和LRK-8的典型奈奎斯特曲線,(b)LRK-6、LRK-7和LRK-8的模擬等效電路圖和擬合數據。
小結
綜上所述,采用簡單的活化碳化方法,以環保、低成本的蓮藕為原料,制備了具有大比表面積和相互交聯的微、中、大孔結構的蜂窩生物質碳材料,用于LIB。優化后的LRK-7作為LIB負極材料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文獻:
https://doi.org/10.1002/slct.202202413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lbzrq0002.com/news/details92.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郵箱:libatterychina@163.com
北京:北京市海淀區上地三街9號金隅嘉華大廈C座904
010-62980511
山東:山東省臨沂市魯商中心A12-1503-1
0539-8601323
鋰電中國(libattery.net)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北京貝特互創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1002324號-1
京公安網備11010802035676號
我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