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鈉創新能源舉行“年產4萬噸鈉離子正極材料項目”(一期)投產運行儀式,意味著全球首條萬噸級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正式投運。與此同時,在投產儀式中,淮海控股集團和鈉創新能源還簽署了新一輪投資合作協議。至此,鈉創A輪融資圓滿完成。此次融資由鈉創老股東淮海控股集團領投,安豐創投、維科技術與珠海瑞元秋...
中歐電池產業正在形成一種新的紐帶,資本、技術和市場相互交織、深度融合。中歐企業加強互利合作,有利于雙方發揮各自優勢,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占據主動地位。 直到2021年,歐洲生產的電動汽車的電池基本上都來自國外。歐洲不得不面對亞洲企業占據著全球電池市場主要份額的事實。隨著中國電池企業以領先的形象出...
在全球動力電池競爭格局上,中、日、韓三國一直“混戰”。不過,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不斷變化,中國企業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已有“獨占鰲頭”之勢。 近日,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公布了最新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數據。數據顯示,今年8月,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SZ...
供需不對等的壓力下,降成本、提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成為負極企業共識。“警惕產能過剩”是今年以來市場釋放給負極企業的訊號。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預計,2022全年負極材料出貨量有望超120萬噸。市場規模擴大,新玩家不斷入局,但市場集中度逐年攀升,GGII數據顯示,2022H1中國負極材料行業CR...
01 儲能經濟性 ——借鑒光伏及海外儲能發展史1.1 萬億儲能市場下電化學儲能迎來機遇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預測,2060 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 17 萬 億千瓦時,人均用電量達到 12700 千瓦時,清潔能源和新能源裝 機占比 將達 90%以上。隨新能源大規模接入,為克服風光電的間歇性、波動性,...
隨著全球能源轉型節奏加快,可充放電的二次電池重要性日益凸顯。一眾二次電池中,鋰離子電池憑借能力密度優勢率先跑出,成為當下動力、儲能領域的絕對主力。然而2020年以來,面對需求成倍增長,鋰離子電池主要原材料碳酸鋰、氫氧化鋰出現供應短缺,碳酸鋰價格一度飆升超過10倍,帶來電池價格走高,進而導致新能源汽車...
一篇論文價值3500萬?哈佛大學華人教授李鑫指導來自中國的學生葉露涵研發了一種新型固態電池,震驚之處在于這種電池可重復使用高達1萬次,充電速度最快三分鐘。要知道,目前的固態電池循環次數大多仍在2000多次,這樣的成果直接讓固態電池的壽命和充電速度完成了歷史性飛躍。該論文在科學雜志《Nature》上發...
雙碳目標持續推進下,我國各行各業都在向著綠色低碳方向轉型,鋰電池應用市場快速提升。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鋰離子電池產量324GWh,同比增長106%;2022年1-8月,全國鋰電池總產量累計已超過425GWh。鋰電池市場需求以及產能產量的快速擴容,為全產業鏈以及細分市場帶來了前...
在新產業周期下,新能源汽車市場應用的多樣化驅動動力電池技術路線多元化發展,材料迭代創新隨之加快。繼鋰和鈷之后,錳基正極材料正迎來第二波需求高峰。當前,錳在鋰電正極材料中的應用主要以錳酸鋰和鎳鈷錳酸鋰(三元材料)為主。隨著材料改性技術的進步,錳基正極材料磷酸錳鐵鋰和富鋰錳基技術發展迅速,有望助力電池錳...
郵箱:libatterychina@163.com
北京:北京市海淀區上地三街9號金隅嘉華大廈C座904
010-62980511
山東:山東省臨沂市魯商中心A12-1503-1
0539-8601323
鋰電中國(libattery.net)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北京貝特互創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1002324號-1
京公安網備11010802035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