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電池材料共混,發揮不同材料之間的協同效應是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設計的一種有效方法。研究表明,兩種或者多種材料之間的共混具有改善電極綜合性能的潛力,該策略不僅可以利用材料之間的協同效應來彌補材料本身的缺點,往往還能產生溢出效應。與單獨的材料相比,共混材料表現出更平衡和更優異的綜合性能。所謂共混是指兩...
韓國機械與材料研究所與成均館大學的聯合研究小組宣布,開發出一種電池電極的設計和加工技術,可顯著提高用于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電動汽車等電子設備的電池性能和穩定性。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上。具有凹槽、圖案化雙層結構的電極(陽極)。圖片來源:韓國機械與材料研究所為了開發一種即使在鋰離子電池電...
電池是新能源汽車和消費電子產品的“心臟”,續航極大程度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意愿。隨著市場對續航要求的不斷提升,高能量密度成為電池技術發展的主流趨勢。科學家以鋰電池正極材料為突破口,針對電池在高電壓服役時容易出現的失效和燃爆等安全問題,發明了一種材料制備新方法,可有效提升電池續航能力。 該研究由北京大...
從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師范大學高原科學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高科院)獲悉,該院“高原綠色能源研發與應用創新團隊”在鋰硫電池研究方面取得進展。據悉,該院“高原綠色能源研發與應用創新”團隊成立以來,聚焦綠色發展及應用技術,產出了一批有價值的成果,帶動了一批校內中青年科研骨干,有效支撐了青海師范大...
美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生產鋰離子電池陰極的新方法,生產出了新型無鈷高容量鋰離子陰極材料。這種方法有望使科學家們使用毒性更低材料,更快更高效地研制出更加物美價廉的鋰離子電池。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能源雜志》。目前,手機及大多數電動汽車內使用的鋰離子電池都由一個陰極和一個陽極組成,中間有電解質,在將化學...
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尤其是化石燃料的使用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日趨嚴峻,發展清潔能源技術也變得日益急迫。鈉資源分布廣泛、產量豐富、成本低廉,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鋰資源的不足,因此鈉離子電池也被認為是彌補和替代鋰離子電池最有前景的技術之一。然而,由于鋰離子電池中低成本高性能的石墨負極無法在鈉離子電池...
北京時間2022年3月22日晚23點,特斯拉德國柏林超級工廠舉行開工儀式。作為特斯拉在歐洲的第一座工廠,柏林工廠除了加快特斯拉在歐洲的訂單交付步伐,更重要地,馬斯克奉行的“第一性原理”將再次在生產端得以實踐--前后一體壓鑄式車身工藝、4680電池和CTC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其中,被外界視為技術變革又...
硅負極的能量密度超過4000mah/g,是372mah/g的石墨材料的10倍以上。并且硅是地球上第二豐富的元素,占地殼的27.7%。但是由于硅負極在鋰化過程中的體積膨脹超過3倍,使得電極機械穩定性不好。并且不穩定的新的SEI層的形成會造成快速能量損失。圖1:硅微粒和碳氧化硅合成核殼結構的設計示意圖為...
德國一流科學研究機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Max Planck Society)研發出了一種獨特的細金屬纖維,可以用來作為電池的電流收集器,使電池更安全,能量密度更高。研究人員指出,這項創新可能會推動新一代可充電電池的出現,這種電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快的充電速度、更長的運行時間和更長的壽命。具體而...
郵箱:libatterychina@163.com
北京:北京市海淀區上地三街9號金隅嘉華大廈C座904
010-62980511
山東:山東省臨沂市魯商中心A12-1503-1
0539-8601323
鋰電中國(libattery.net)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北京貝特互創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1002324號-1
京公安網備11010802035676號